君浩

王阳明:立志而圣,则圣矣

要说人生哪件事最要紧,应该就是:立志。

立了志,自己的精神与能量就有了指向,生活与行动就有了目标,如此方能在如白驹过隙的短暂一生中稍有成就。

关于立志的重要性,从王阳明的一生可略窥一斑。

阳明从小就立志当圣人。在他十二岁时,问老师“何为第一等事?”。老师的回答是“读书登第”。他却说:“恐未是,当读书做圣人耳。”

后来,他果然成了圣人。

- 1 -

不过,阳明的成圣之路并不平坦。

儒门圣人,除了年代久远的孔、孟,离阳明时代最近的就是朱子(朱熹)了。所以效法朱子,是阳明最合理的选择。

按照儒家经典《大学》,大学之道要从“格物”开始,依次为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朱子对这一顺序十分推崇,并对其中的“致知在格物”解释为“即物穷理”。

阳明既然要实践圣学,就打算按照朱子的教诲,从“格物”入手。然而格天下之物,谈何容易,他和一钱姓同学就相约从亭前的竹子格起。

钱同学对竹格了三天,竭神劳思,欲穷竹子的道理,结果病倒了。

阳明认为这是钱同学精力不足所致,自己亲自去格,结果七天后也病倒了。于是二人相互感慨一番,说看来圣人是做不成了,没有他那么大力气去格物啊。光是一个竹子都没格成,更遑论尽格天下之物了。这就是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。

当然,我们无从得知阳明究竟是如何格竹的,方法是否恰当。倘若朱子再世,未必认可阳明的格竹套路。不管怎样,阳明已有结论:此路不通。

- 2 -

经过格竹一事后,阳明对朱子指点的成圣之路产生怀疑。加之他素来对佛道两家饶有兴趣,于是后来沉浸佛道两家,一晃就是几十年。

他自言颇有心得:“因求诸老释,欣然有会于心,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”。

三十一岁那年,他抱病回到老家余姚,专门在阳明洞中建了一座房子来修道,“筑室阳明洞中,行导引术,能先知”。

导引术是道家修炼和养生功夫,大概是当年铁柱宫的道士所传。阳明在十七岁时,在结婚的当天跑到铁柱宫,与道士相坐论道而忘记了回家,第二天才被家人找回。

有人考证阳明所学的导引术应该是类似五禽戏的一种动功。但显然阳明在阳明洞中同时也修习静功,并且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。

他曾对弟子说:“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,忘己忘物、忘天忘地,与空虚同体,光耀神奇、恍惚变幻,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,乃真境象也。”

注: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,修行中会产生一些异样的心理体验。其中一种现象就如阳明所说“内照形躯如水晶宫”,感觉自己身体像水晶宫一样是透明的,五脏六腑清晰可见。当然,先贤们也再三叮嘱,这只是沿路光景,不可留恋沉迷。

而且,阳明似乎有了“未卜先知”的能力。

有一天,有四位朋友搭伴来访,并未提前告知。阳明似已预知,一早就打发仆人出门前去迎接,并把四个人的来历情况一一做了说明。

等仆人接到客人,把阳明交代给他的话说与这几位朋友。朋友们都很惊奇,认为阳明能未卜先知,肯定是已经悟道了。

不过,阳明不这么认为,他觉得这还只是“颠弄精神,不能成圣”。

他曾对弟子萧惠说:“吾亦自幼笃志二氏,自谓既有所得,谓儒者为不足学。其后居夷三载,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,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。”。

阳明坦承自己误解了儒门圣人之学。从“谓之不足学”,到“见得其简易广大”,他经历了什么?

居夷三载!

这是他人生最为困顿的一段时光。

- 3 -

阳明说的居夷三载,是指被贬往贵州龙场的三年。

阳明三十五岁那年,正在朝中担任兵部主事。因上书言事,得罪了大太监刘瑾,被罚廷杖四十,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。

阳明一路上历尽艰辛,还要躲避刘瑾所派的锦衣卫的追杀,花了一年多时间,才来到龙场。

按《年谱》记载:“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,蛇虺魍魉,蛊毒瘴疠,与居夷人鴂舌难语,可通语者,皆中土亡命”。

简言之,龙场自然环境恶劣,语言不通,生存艰难,生活极为不便。

而阳明到龙场后,找了一处洞穴住下来,研读把玩周易,故取名为“玩易窝”。

之后,便发生了阳明心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:“龙场悟道”。

关于阳明悟道的过程,《年谱》中有以下记载:

时瑾憾未已,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,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,乃为石墩自誓曰:“吾惟俟命而已!”日夜端居澄默,以求静一;久之,胸中洒洒。而从者皆病,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;又恐其怀抑郁,则与歌诗;又不悦,复调越曲,杂以诙笑,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。因念:“圣人处此,更有何道?”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,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,不觉呼跃,从者皆惊。始知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乃以默记《五经》之言证之,莫不吻合,因著《五经臆说》。

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,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,就有相当的修炼功夫:“得失荣辱皆能超脱”,只是因为生死一念尚觉未化,所以做一个石墩,日夜端居默坐澄心。

随从都生了病,他自己亲自生火做粥并喂他们进食;又担心他们心情抑郁,为他们唱歌颂诗;再不开心,就调曲与搞笑,才能让他们忘掉眼前的疾病与困境。于是想:“若是圣人到了这个境地,又会怎样呢?”。

一天半夜,忽然“大悟”格物致知的要旨所在,睡梦中似乎有人对之进行讲解,忍不住一跃而起,大呼大叫起来,随从们都大吃一惊。

阳明悟到什么了?

具体的过程和情景阳明没有细说,只有这一句:“始知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

当年,佛陀在菩提树下入定四十九天,开悟之时,夜睹明星,所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奇哉奇哉,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”

而六祖慧能因五祖为他讲解《金刚经》,当讲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时开悟,随后说: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”

可以看出,阳明的悟道,与六祖、佛陀有相似之处,都是体认了本自具足的自性(如来智慧德相)。

他悟道的情形,看起来更接近佛家的开悟,传统的儒家较少有类似记载。但阳明悟道后,没有皈依佛、道,而是归宗儒家。此中缘由,耐人寻味。

- 4 -

阳明悟道后不久,开始提出“知行合一”的说法。在贵州呆了三年,之后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令,然后一路升迁。

阳明生平的最后的十几年,有多半时间都是在军旅中度过,先后赴江西和两广剿匪或平乱。其中智擒宁王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为阳明的生平增添了更多传奇。

后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,度过了相对宁静安详的六年时光,期间曾在稷山书院讲学,之后在绍兴创建了阳明书院,宣讲“致良知”学说。慕名前来就学的弟子络绎不绝。

阳明的弟子钱德洪在《传习录》序中曾有以下描述:

先生初归越时,朋友踪迹尚寥落,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。癸未年已后,环先生而居者比屋,如天妃、光相诸剎,每当一室,常合食者数十人,夜无卧处,更相就帟,歌声彻昏旦。南镇、禹穴、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剎,徒足所列,无非同志游寓所在。先生每临讲座,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,常不下数百人,送往迎来,月无虚日。至有在侍更岁,不能遍记其姓名者。

前来追随阳明学习的人,在阳明住处周边可住人的地方都住满了。一个房间甚至能挤数十人,晚上没地方睡,就轮流就寝。阳明讲学时,常有数百人环座而听,真可谓是盛况空前。

阳明去世前两年(55岁),应诏为两广总督,前去平寇,后大获全胜。但其时阳明身体已十分衰弱,上疏乞归,后来未等到批复就启程返家,但还是在路上就去世了,终年57岁,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遗言:我心光明,亦复何言!

- 5 -

一个人的历史影响力,通常决定于其粉丝的能量和规模。阳明生前身后圈粉无数,不乏像徐阶、张居正这样历史名人。

有人将孔子、王阳明和曾国藩誉为中国历史上做到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的两个半人,孔子与阳明各占一个,曾国藩仅占半个。这评价,不可谓不高。

也有人,将孔子、孟子、朱子和阳明列为儒门四大圣人。

不管怎样,阳明小时立志当圣人,就真成了圣人。足可见立志的重要性。

事实上,古人历来对立志都极为重视。比如,孔子说:匹夫不可夺志。

明道说:治天下者,必先立其志。

象山则说:大抵学者且当论志,不必遽论所到。志向一立,即无二事。

阳明也不例外。

他在悟道后在龙场聚众讲学,曾将修学要点概括为:立志、勤学、改过、责善。将立志排在第一位。

他说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...。故立志而圣,则圣矣;立志而贤,则贤矣;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衔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?

立志而圣,则圣矣,正是他一生的写照。

(原文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心之涵学堂”)

-- end --

评论

热度(11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